【48812】番禺发现十二生肖铜鼓 估量是明代文物(图)

时间: 2024-07-20 01:09:52 |   作者: 男士内衣

 提示:点击图片可以放大

  这个十二生肖铜鼓为青铜,一头有鼓面,直径49.8厘米,中心铸有十二芒的光体,向外有十条同心圆的单弦纹,九道各式斑纹的晕圈。铜鼓面中心的光体,润滑而微向内陷,有显着被敲击痕迹。铜鼓图画精美、纹饰考究,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四周向外辐射的十二个芒与芒中心,第六晕是十二生肖。形象简练生动,由左向右顺时针方向作奔驰状。

  在广州市第四次文物普查中,番禺大石镇文明站人员从礼村村委会三楼的杂物堆里找到一个十二生肖铜鼓。据悉,这是番禺初次发现西南地区少量民族打击乐器。

  昨日,记者伴随番禺区文物办人员,来到礼村村委会,记者看到这一个十二生肖铜鼓。据番禺区文物办副主任钟志平介绍,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西南少量民族就有这种打击乐器,铜鼓是少量民族历史背景和文明遗物,也是少量民族日子和财富的标志。我国古代铜鼓有八种类型,礼村铜鼓形体扁矮,鼓面略小于鼓胸,面上无别的的立体嵌铸物,鼓胸微有突起,和鼓腰分界不显着,腰有突棱。按《云南省博物馆铜鼓图录》分类,估量是明代云南麻江型铜鼓,详细的时代将请相关专家再做判定。

  本年3月,大石镇文明站人员到各村展开文物普查,传闻礼村有个铜鼓,文明站人员顺藤摸瓜,最终从礼村村委会三楼的杂物堆里找到了这个铜鼓。

  据悉,20多年来完整无损地保管铜鼓的“有功之臣”,是一位70岁的孔婆婆。从1983年开端,她就在村委会当勤杂工,20多年来,孔婆婆一向将铜鼓安放在一个只要她自己理解的当地,村委会三次搬家,夜深人静时她挑着铜鼓悄然搬到新村委会。恪尽职守的孔婆婆不仅对铜鼓三缄其口,为了尽最大或许防止铜鼓被人偷去当旧铜烂铁卖掉,她还想了一个方法:把铜鼓用报纸包住放在楼道的杂物堆中,再在上面盖上灯心草做保护。

  这一少量民族乐器怎会出现在岭南村庄?记者经过查询了解到,当地撒播两种传说;一说是,很久以前有一外地和尚来村中打铜鼓化缘,化得不少金银珠宝,后来这个和尚被土匪杀戮,遗留下铜鼓,存放在礼村山顶一座小庙内。解放后古刹被拆,庙中和尚离去时将铜鼓留下给礼村作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