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肛瘘、肛裂……这些都是肛肠科医生在出门诊时,很常见的肛肠疾病。此外,近年来直肠癌的发病率也呈明显上升趋势。及时、正确的诊治肛肠疾病就显得很重要。
如果到医院看病时,能与医生高度配合,那么将会大幅度的提升诊疗效果。下面总结几条就诊时的需要注意的几点,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肛肠患者多数要进行肛门直肠的局部检查,所以不要穿难脱的衣裤,比如塑身内衣、特别瘦的裤子、还有连身裤……否则,您就得先脱光光,再做检查了。鞋子一定要穿脱方便,最好不是系带的,女士不要穿难脱的长筒靴。
别化浓妆,最好是素面朝天。这样有助于医生观察您的面色、唇色。比如有的患者长期便血会导致贫血,通过望诊可以初步判断。
如果是上午来就诊,建议空腹。一旦需要做血生化等检查,因为空腹可以当天化验,不用再跑一趟了。
吃了早点的,建议选择色素含量较低的食物,以免舌苔被染色,影响医生观察舌苔。有些人有刮舌苔的习惯,就诊前不要自行刮除舌苔,会影响医生判断病情。
有的患者口中有异味,出于礼貌,会在就诊前嚼一片口香糖。其实,望闻问切中的“闻”,除了听患者诉说病情,还有闻味道的含义。便秘的人大多有口臭,这正是用来辩证施治的依据之一。
肛肠患者就诊时,经常会做肛门指诊和肛门镜检查,所以,请尽量排空大便后来就诊。否则,指诊时只能触及肠腔内的粪便,会影响医生的诊断。
如果大便带血和粘液,或者是因为腹泻去就诊,最好在家留好大便标本,带到医院来化验。也可以先请医生开出化验单,去厕所留大便标本,排净后再到诊室检查。
就诊时医生会问一些问题,来帮助分析患者的病情,比如:怎么不舒服?怎么不好?
这时,不要回答自认为的疾病:我痔疮犯了/我是结肠炎。除非你已经确诊了。说症状是最明智的选择,比如:便血、肛门疼痛、排便时肛门有肿物脱出、肛周瘙痒、肛门周围有皮赘等等。让医生根据你的详细情况来判断。
如果曾经有类似病史,可以在医生问完后说明一下:十年前曾经做过痔疮手术,三年前曾经患过结肠炎等。
医生询问患病时间时,要准确说出,如三天、半年、五年、二十年。不要说:好长时间了、没多长时间、刚刚、有些日子了……这样模棱两可的话。
医生询问排便情况时,仔细说出排便习惯,几天一次或是一天几次,近期有没有改变。
医生在询问既往史时,说明既往的手术史,及是否患有内科疾病,比如甲状腺疾病、妇科疾病、糖尿病等。有些疾病也会对排便有影响的。
肛门指诊和肛门镜检查,是肛肠科最常见的两种检查手段。检查时,多少会感到一些坠胀或不适。请放松,这样做才能够减轻检查带来的不适感,因为紧张时肛门括约肌收缩,会加重疼痛。
如果真的很疼,要向医生说明,不要突然躲闪,这样更容易增加不适感,医生也不容易检查清楚。
进行肠镜检查时要向肠腔内注入气体,会有腹部胀痛不适的感觉。若无法忍受,一定告诉医生,别一味忍耐。检查结束后,可以去厕所排出肠腔内的气体,就能缓解不适了。
许多患者因为恐惧或者害羞,而不愿接受检查,甚至耽误了病情。其实,肛肠科检查产生的不适感,是在可承受范围内的。只要身体和心理上放轻松,就能顺利完成。
专家提醒:患上肛肠疾病是不可拖延的,长时间不治疗容易诱发其他疾病,将会严重伤害患者身体健康和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因此,在生活中若是发现了自己有患上某种肛肠类疾病的一些症状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引起重视。